返回 菜单

拜读钓鱼发展史(转)

A台钓初学者A2017-02-10 09:51:35

身为一个喜欢钓鱼的老钓鱼人,人家问你钓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竟然不知道,那真是有点汗颜了!具记载最早期人类以植物为食,后来食物资源的匮乏,开始吃动物尸体,逐渐衍变成狩猎,而水中的动物也成为远古人类食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鱼存在于水中很难获取,于是依靠人们大脑的智慧做出了一些捕鱼的工具。

无竿的时期

早在商代以前,我们的远祖就已经广泛垂钓了。那时,不用竿,将绳或藤条系钩挂饵后,直接抛入水中。在母系主宰社会的原始部落里,每天日出日落,女子成群蹲在河边,以垂钓为乐。钓到大鱼小虾,由男子清理,煮熟,然后围坐一起食之。

商纣王的“钓丝竹”

商代末期,开始用树的棘荆和鸟的爪子垂钓,后来出现了骨制鱼钩。钓丝为麻和野蚕丝。

据传,商纣王是个钓鱼迷。他所用的鱼竿选用绿竹制成,称为“钓丝竹”。

“钓丝竹”颇考究。竿上饰装绿羽毛,绘有各色各样图案。正如《诗经》上所述:“绿竹猗猗,鱼儿恋恋。”

钓车——最早的海竿

西汉时期,钓鱼成风。刘向的《列仙传》中,记载了一段有趣的轶事:陵阳旋溪(即今安徽宣城)住有子明、子安二人。一次垂钓时发现溪中有不时怪物,力大无比,不是竿折,就是线断。他俩恼恨交集,造出一种钓车,终于从旋溪中钓上一条相貌丑恶的扬子鳄。

所谓“钓车”,就是我们常指的“海竿”。以竿钓鳄,可谓创举,因此,他们二人被人们誉为“钓仙”。

由此可见,汉代的拟饵钓法,已似于我们现代的垂钓了。

钓具的完善

到了宋代,渔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,已经包括钓竿、钓线、浮标、坠子、鱼钩、鱼饵了。当时著名散文大家邵尧夫在《渔樵问答》中写道:“渔者有六,竿也,伦也,浮也,沉也,钩也,饵也。一不具,则鱼不可得。”

元代有个卓有成效的渔具发明家顾俊声。他将线纶与手竿装备备在一起,加上角质摇手柄,可以挂在低矮的船篷上,随渔人远征。

真可谓:“犀柄当风楫,琼枝向月攀”。喜爱江钓的朋友,不用说也知是什么了。

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,也是一个传世知名的钓鱼迷。他读到“吕尚盖尝穷困,年老矣,以渔钓奸周西伯”,更加钦佩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”的姜子牙,奉他为“先天钓王”。不过,他也沾上“三日三夜鱼无食者,望即忿”的怪戾脾气,一旦无鱼上钩,气急得脱掉衣帽,愤愤骂人。难怪皇后马娘娘背后揶揄夫君“有鱼则王,无鱼则民”。

据传,马娘娘也是位“女中钓杰”。洪武三年清明节,她一天中钓了十条大鲤鱼,当晚大摆“鲤宴”,祭祖待臣,还赋有一曲《钓乐》:

一勾掣动沧浪月,钓出千秋万古心。云淡谈,水漫漫,湖池烟雨待客。

渔钓的象征

由上可见,在我国古代,钓鱼和琴、棋、书、画、樵、耕、读,是文化和文明的象征。

钓鱼并非是维持生存的手段,它早已是一项高尚的文体娱乐活动。

钓鱼活动发展到今天,已经和各阶层人士的业余生活息息相关了。

钓鱼的乐趣,集中在“钓”字上。

下钩后,对着碧波清流,心境陡然开阔。

斜竿影池,如入诗境。鱼儿打旋,凝目提神。

钓竿拎起,情激神清。抓起猎物,欣喜于形。

收竿提鱼时,又会想到一家老小喜庆收获的情景,仿佛嗅到了烹饪后的鲜美香味。归途中,苦和累已清失在诗境画意里。

打开钓鱼人APP  阅读全文
查天气、找钓场、学钓鱼;钓鱼人APP
打开钓鱼人APP  查看更多内容
APP内打开